当下的新冠疫情,已经不再局限于中国,而是蔓延至全球。“全国抗疫”已经演变为“全球抗疫”。
疫情不仅打乱了行业发展的稳定性,更直接掀翻了制冷企业们的全年计划。
在全国、全球制造业缺人、缺供应、缺渠道、缺市场等情况下,各大品牌无不将恢复正常放在年度新计划的第一步。
原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艰难的复工路
《制冷商情》记者近日从
浙江大明董事长谢新江处了解到,虽然大明已经正式复工,但受疫情影响,新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日常生产等都受到很大影响。
“我们大致统计得出,目前损失了一个月的产销量,还有其他损耗,预计有数百万元损失。”谢总告诉记者,好在随着企业正式开工,产能正在逐渐恢复,不过受制于疫情防控和物流限制等因素,产能尚未恢复到疫情之前。
在谢总看来,目前影响恢复的最大阻碍还是物流。零部件采购进来,经过生产加工,再销售到客户手里,都离不开物流运输的支持。“现在员工复工率99%,但材料进不来,生产出的产品也发不出去,两头难。”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好供应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永远摆在第一位,在冷兵器时代,战争中的将士都是在拼力气,吃饱才有力气打仗。
现今,原料供应如同粮草,也是企业有序发展的命根子。
2月初,正值疫情爆发的高峰,谢总和“云办公”团队,以及“复工先遣队”一起,开始梳理复产原料供应的风险点。针对部分供应商受疫情影响无法复工复产的问题,大明从多方面着手:一是首先对企业内部库存进行盘点,方便生产部进行生产安排;二是对疫情严重地区的供应商进行调查,确认其复工状态和当地物流情况;三是与低风险地区的供应商进行协商,确保正常供应;最后是积极寻找其他供应商,确保供应链完整。
未雨绸缪,提早布局智能化+线上交易
在疫情特殊时期,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信息化、数字化驱动运营,减少人际接触。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考虑通过设备升级,降低人力依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疫情带来的损失。
谢总告诉记者:“由于我们公司员工基本上都是本地人,复工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是这次疫情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也在购置新的自动化生产线,启用智能化管理系统等。”
此外,疫情导致大家被“关禁闭”,人与人不能碰面,交易从线下转线上,而中小企业、线下业务多的企业面对“黑天鹅”承压较大。
大明从去年就在考虑开展线上平台销售,就平台选择、人员安排、资金投入、部署落实等工作进行了初期安排,恰逢春节和受疫情影响,上线工作被推迟了。下一步,大明将快马加鞭,借助优质平台展开线上销售。
疫情是大考,也是机遇,看好制冷增长
疫情不仅是企业良性运转的试金石,还是企业弯道超车的契机。非典时期,制冷行业也曾遭受到非常大的冲击,但在疫情结束后,行业的反弹也非常明显。因此,业内专家预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结束后,行业也将会迎来一波“报复性”消费。
如配套设备冷库、展示柜、岛柜、海鲜机、医药库等猛涨,也会带动全配置冷凝机组、涡旋压缩机、阀件、感温设备、远程监控等需求。
谢总指出,制冷设备在食品、药品的生产、运输、储存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疫情是风险,也蕴藏着机遇,大明将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稳中求进,积极推进复工复产,确保供给。
春风拂过,花期如约。大明新的生产基地建设也基本进入收尾阶段,内部产线建设、设备安装等有序进行;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持续突围。待疫情过后,整个制冷行业必将如花般绽放。
浙江制冷精英都在里面,扫码添加好友拉您进群(仅限浙江),如要进别的区域群请添加微信号:ulawang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