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品牌
制冷品牌
制冷人的贴身“智库”
理性采购  就上中国制冷品牌榜!

2025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补贴)相关情况报告

  2025-03-27 朗读文章
  一、项目背景与目标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升以及消费结构升级,生鲜农产品、医药等对温度敏感产品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对冷链物流的时效性、安全性和保鲜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为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国家设立城乡冷链和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旨在通过资金支持,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完善冷链物流设施网络,降低农产品产后损耗,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
  二、支持范围
  2025年物流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对冷链物流设施项目的支持主要涵盖以下方面:
  1. 大型冷藏库、冷冻库新建及改扩建:单体库容在2万立方米以上的冷藏库、冷冻库新建及改扩建项目。此类项目有助于扩大冷链仓储规模,提升区域冷链物流的存储能力,满足生鲜农产品、冷冻食品等大量储存需求。例如,在农产品主产区建设大型冷藏库,可在收获季节及时存储农产品,避免因短期内市场供过于求导致价格大幅波动,同时延长农产品销售周期,实现错峰销售,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2. 存量冷库智能化改造及配套设施建设:存量冷库智能化改造以及相关分拣、流通加工等配套设施建设项目。随着科技发展,智能化技术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愈发重要。对存量冷库进行智能化改造,如安装智能温控系统、库存管理系统等,能够实现对冷库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的精准调控,实时掌握库存情况,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能耗。配套的分拣、流通加工设施建设,可在冷链环节对产品进行分级、包装、简单加工等操作,提升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比如,在水果冷链物流中,通过分拣设备按大小、色泽、甜度等标准对水果进行分级,再进行精美包装,可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提高销售价格。
  3. 冷链集配中心项目:冷链集配中心作为冷链物流网络的关键节点,整合了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处理等多种功能。支持冷链集配中心项目建设,有利于优化冷链物流资源配置,提高冷链物流的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以城市冷链集配中心为例,其可汇聚周边多个产地的生鲜产品,通过合理规划配送路线,将产品高效配送至各个销售终端,减少物流环节,降低物流成本,保障城市生鲜产品的稳定供应。
1
  三、项目申报条件
  1. 前期手续完备:拟申报项目需按照有关规定通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完成审批、核准或备案程序,取得土地、规划、环评、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前期手续。这确保了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求,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有序推进。例如,土地手续保障项目建设有合法的用地来源,规划手续使项目建设与城市或区域整体规划相协调,环评手续则保障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符合环保标准。
  2. 资金落实与合规:项目建设自筹资金已落实,且未获得过其他中央财政性资金支持。这要求项目申报主体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确保项目建设资金有稳定的来源,避免过度依赖中央财政资金,同时防止重复申请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项目单位需提供自筹资金的证明材料,如银行存款证明、融资协议等。
  3. 责任明确与信用良好:项目单位和监管单位“两个责任”明确,且项目单位未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明确的责任主体有利于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组织管理和监督,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资金合理使用。信用良好是项目申报的重要前提,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单位在市场活动中存在不良信用记录,可能影响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和财政资金的安全,因此被排除在申报范围之外。
  4. 项目建设进度要求:项目已开工建设且申报时主体工程未完工。这一要求旨在确保中央预算内投资能够切实用于正在建设中的项目,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尽早发挥项目效益,避免资金闲置和浪费。已开工项目说明项目前期筹备工作已完成,具备一定的建设基础,能够更好地利用财政资金推进项目建设。
  四、申报流程
  1. 项目储备与筛选:各地根据国家政策要求,结合本地区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组织开展项目储备工作。相关部门对储备项目进行筛选,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少而精”的原则,选择各方面建设条件成熟的项目纳入申报范围。例如,地方发展改革部门联合商务、农业农村等部门,对本地区拟建设的冷链物流项目进行摸底调查,评估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优质项目。
  2. 项目申报材料准备:项目申报单位需准备详细的申报材料,一般包括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土地使用证明、规划许可文件、环评报告、施工许可文件、自筹资金证明、项目单位营业执照及信用证明等。其中,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应重点阐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内容与规模、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项目建设进度安排、预期效益分析等内容,清晰展示项目的基本情况和申报理由。
  3. 线上线下申报:
  线上申报:项目申报单位通过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进行线上申报,在系统中准确录入项目基本信息、建设内容、投资计划等相关数据,并上传申报材料电子版。在填报时,“政府投资方向”选择“2025年专项一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一物流流通设施”,并在“审核辅助标识2”中明确“中央冷链项目”或“地方冷链项目”。
  线下申报:项目申报单位将纸质申报材料报送至属地发改部门。申报材料需加盖项目申报单位公章,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属地发改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检查材料是否齐全、内容是否符合要求等。
  4. 逐级审核上报:属地发改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逐级上报至省级发改部门。省级发改部门再次对项目进行审核,综合考虑项目的质量、区域布局合理性、资金需求等因素,筛选出符合本省实际情况和国家政策导向的项目,上报至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过程中,各级发改部门可能会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听取汇报等方式,对项目的可行性、合规性等进行深入评估。
  5. 国家审核与资金下达: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各地上报的项目进行最终审核,结合相关政策措施和实际项目申报情况,确定安排各地区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额度。审核通过的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范围,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投资计划。随后,财政部逐级下发资金额度,根据项目申报的主体层级不同,由相应层级的财政部门以实拨资金或国库集中支付方式拨付至项目实施主体或施工单位。对于中央预算内直接投资项目,主要以国库集中支付方式,由相应层级国库根据拨付指令将资金直接拨付至施工单位;对于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项目,主要以实拨资金方式,由相应层级国库拨付至项目实施主体。
1
  五、补贴标准
  根据《城乡冷链和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单个项目补助比例不超过核定投资的30%。核定投资一般根据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等进行审核确定。例如,一个总投资1亿元的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项目,若符合补贴条件,其获得的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补贴最高可达3000万元。补贴资金旨在对项目建设成本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缓解项目申报单位的资金压力,促进项目顺利建设。但具体补贴金额还需综合考虑项目实际情况、地方配套资金落实情况以及当年中央财政资金的总体规模和分配方案等因素。
  六、部分地区申报实例
  1. 海口市苍西国际农产品公共冷链物流基地:根据海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报告,该项目总投资30000万元,规划用地面积43206.6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2903.51平方米,包含地上85962.91平方米和地下6940.60平方米。拟建设1栋公共配套建筑商业综合楼、1#省冷公共冷链交易市场、2#省冷公共冷链交易市场、3#省冷公共冷链交易市场,地下及地面设置停车位和配套设施。该项目为社会投资项目,符合2025年物流专项中央预算内资金申报要求,海口市相关部门已将其上报审核。此项目建成后,将提升海口市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仓储、交易和配送能力,保障农产品市场供应稳定,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农业产业发展。
  2. 锦州市相关项目:近期,辽宁省发改委经贸处组织专家深入锦州华茂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粮食绿色仓储库、辽宁绿源肉业有限公司二期2个项目现场实地核查,指导项目申报2025年冷链物流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省发改委通过现场查看项目所在地,听取项目负责人情况介绍,查看项目用地、规划、环评等相关材料,核查项目是否符合申报方向以及施工进度是否符合资金申报要求等内容。省发改委对锦州市中央预算内投资申报工作给予肯定,表示支持该市项目申报投资补助。锦州市发改委后续将紧盯政策,超前谋划,帮助企业完善相关申报材料,提高申报工作的精准性和成功率。这两个项目若成功获得补贴,将分别在粮食仓储保鲜和肉类冷链物流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提升当地相关产品的冷链物流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和供应稳定性。 
  七、项目监管与绩效评价
  1. 项目监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项目进行全程监管。建立项目进度跟踪机制,要求项目单位定期上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包括资金使用、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信息。通过实地检查、在线监测等方式,及时掌握项目实际情况,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督促整改。例如,若发现项目建设进度滞后,监管部门将要求项目单位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加快项目推进;若发现资金使用存在违规情况,将责令项目单位立即纠正,确保资金安全合理使用。
  2. 绩效评价:项目建成投运后,将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项目建设完成情况(如是否按计划完成建设内容、建设质量是否达标等)、项目运营情况(如冷链物流设施的利用率、运营成本、服务质量等)、经济效益(如项目对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企业收入等方面的影响)、社会效益(如对保障农产品市场供应、稳定物价、促进就业等方面的贡献)等。通过绩效评价,评估中央预算内投资的使用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项目决策和资金分配提供参考依据。对于绩效评价结果优秀的项目,可在后续相关政策支持中给予优先考虑;对于绩效评价不达标项目,将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如要求项目单位优化运营管理、对项目进行整改完善等。 
来源:互联网 | 编审:贾晓晓
了解冷库更多资讯……
点击查看中国制冷行业品牌榜……
打开全文
评论 0
查看全部 0 条评论
2025地区制冷展+精英联谊会

相关文章

                      中国制冷品牌榜
                      地区分类品牌榜
                      我要宣传 强华客服: 点击拨号 18273191765
                      强华信息 《制冷商情》 | 中国冷博会 | 制冷名录 | 北极熊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