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品牌
制冷品牌
制冷人的贴身“智库”
理性采购  就上中国制冷品牌榜!

2024-2025Q1 热泵风云:挑战中谋变

原创 贾晓晓 2025-04-01 朗读文章
  在全球加速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热泵行业作为实现高效节能与环保供热、制冷的关键领域,在2024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经历了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这些事件既反映了行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方面的积极探索,也体现出面对复杂经济环境与激烈竞争时的坚韧与变革。
  一、2024年:挑战中谋发展
  政策动态:国内外政策持续发力
  2024年,国内外政府在热泵行业的政策扶持上持续加力。国内层面,多项政策密集出台。国务院办公厅要求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这一政策为热泵在新建建筑中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国家能源局也提出加速提高农村清洁供暖比例,进一步拓展了热泵在农村市场的发展空间。此外,《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两大政策,为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刺激了市场对热泵产品的更新需求,促使企业加快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
  国际上,欧洲委员会在12月3日公布拨款46亿欧元用于推动净零技术等环保产业项目,其中24亿欧元专门用于补贴可再生能源、储能、热泵和制氢部件领域的制造项目。这一举措无疑为欧洲热泵行业的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将吸引更多企业投身热泵研发与生产,推动欧洲热泵产业迈向新高度。欧盟在5月27日通过的《净零工业法案》也提出两大指示性指标,即到2030年欧盟本土净零技术(如太阳能板、风力涡轮机、电池和热泵)制造产能达到部署需求的40%,到2040年欧盟在这些技术上达到世界产量的15%。这显示出欧盟在中长期对热泵产业发展的坚定决心,未来有望催生更多激励政策,促进欧洲热泵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
  市场态势:全球市场增长遇阻,国内市场结构分化
  2024年全球热泵市场面临诸多挑战,行业库存高企、市场需求不足,部分欧洲国家补贴政策退坡和补贴落地不明确等因素交织,导致市场增长态势受阻。据产业在线数据,2023年全球空气源热泵市场增速已放缓,总销售量为463.6万台,同比仅增长1.9%。而2024年形势更为严峻,全年销售量规模预计约400.7万台,同比下滑13.6%。
  分区域来看,亚洲和欧洲作为全球空气源热泵的核心市场,合计占全球总销量的85%,总生产的96%。亚洲市场原本发展较为稳定,主要受中国与日本市场拉动,但2024年下半年起,中国内销市场采暖和热水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市场需求后劲不足,产业在线最新预测显示亚洲市场将有近5%的下滑。在欧洲,市场以采暖产品为主,受政策变动影响显著。2023年电价征税、天然气价格回落、财政补贴退坡等已使欧洲热泵需求疲软,市场下滑16%。2024年多数欧洲国家新一轮补贴政策发布面临较大压力,已发布政策或实际落地难、或市场影响滞后,导致市场需求持续乏力,预计2024年欧洲市场将同比下滑30%以上,空气源热泵销售规模回落到100万台左右。
  反观中国国内市场,虽整体面临一定压力,但结构上呈现分化态势。2024年上半年,在政策依旧利好的背景下,中国空气源热泵行业却难掩颓势。整体来看,零售市场持续低迷、工程项目资金不足、行业竞争高度内卷、厂商利润持续下滑,与去年同期相比,热泵行业需求出现“缩水”现象。不过,在煤改电以及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下,北方采暖刚需市场为采暖产品带来更多发展机遇,采暖市场稳中有进。而在南方家庭,由于燃气热水器普及程度高,空气源热泵热水产品并非刚需,导致热水市场形势严峻,热水器产品市场表现远不如采暖产品。从数据来看,2023年热泵行业销售额达到296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热水产品销售额为129亿元,同比增34.7%,采暖产品销售额为166.9亿元,同比下降2.6%。2024年第一季度,空气源热泵热水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4.18%,采暖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54.06%。
  技术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取得进展
  2024年,热泵行业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关键进展。美的集团参与的《空气源热泵多品位热能高效供应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202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带来了高效、低碳、经济的供热解决方案,实现了三方面重大技术突破。其中基于气液混合喷射压缩的超低温空气源热泵供热方法,有效攻克了北方严寒地区常规空气源热泵无法运行的难题,能够在-35℃的极端环境下提升整机产品的制热能力,在采暖时能实现40%的节能,大大节约了采暖成本。
  海尔也在技术创新上成果斐然,其针对用户对空气能热泵高效节能的需求,创新推出天骄系列空气能热泵和骄阳系列热泵采暖机。天骄空气能热泵冷暖全能效达到1级,制热时相对于电采暖节能73%,制冷时则高于能效1级标准21%,而且即便在-35℃的环境下也能稳定制热,解决了极寒地区用户的困扰。在技术实现路径上,海尔通过规模化生产、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生产成本;研发适用于极端气候的高效压缩机和优化的热交换系统,如采用“喷气增焓”技术,提高在低温环境下的制热效率;通过优化风扇设计和使用隔音材料,减少运行噪声;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热泵的远程控制与智能化管理热水供应,提高便利性和能效。
  企业布局:加速拓展市场,提升竞争力
  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热泵企业积极调整战略,加速市场拓展,提升自身竞争力。部分企业将目光投向海外新兴市场,由于欧洲市场对本土热泵产品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中国空气源热泵外销市场回归理性发展阶段,一些厂家开始将海外发展重心转移至亚洲。同时,在国内市场,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以及渠道优化等方式,提升市场份额。例如,海尔通过不断优化产品性能,推出适应不同场景需求的热泵产品,并借助其完善的销售与服务网络,提升用户体验;美的则凭借在技术研发上的持续投入,以先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巩固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一些企业还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整合资源,增强企业实力。
  此外,企业在产能布局上也有所动作。部分企业加大对生产基地的投入,提升生产效率,以满足市场需求。例如,某些企业新建或扩建工厂,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提高产品的生产规模和质量稳定性。同时,企业也注重研发中心的建设,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11
  二、2025年第一季度:新起点上的新动向
  市场复苏初现端倪
  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热泵市场呈现出复苏的迹象。尽管行业在过去一段时间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各项政策效应的逐渐显现以及市场需求的自然调整,市场开始出现积极变化。在国内,随着建筑节能改造以及新建居住建筑全面提升节能标准等政策的推进,市场对热泵产品的需求逐步释放。特别是在北方地区,随着清洁取暖工作的持续深入,热泵在采暖领域的应用需求保持稳定增长。同时,南方地区以舒适家居为主的零售市场,也因相关政策对建筑供热、供气等设备更新改造的要求,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部分企业的销售数据来看,第一季度的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显示出市场正在逐步回暖。
  企业技术创新持续推进
  在技术创新方面,企业在2025年第一季度继续加大投入。例如,一些企业在低温制热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以及高效热交换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部分企业研发出新型的热泵压缩机,能够在更低的环境温度下保持高效运行,进一步提升了热泵在寒冷地区的适用性。同时,智能控制技术的升级使得热泵产品能够根据室内外环境变化自动调节运行参数,实现更加精准的温度控制和节能运行。此外,在热交换技术上,通过采用新型材料和优化设计,提高了热交换效率,降低了能耗。这些技术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和竞争力,也为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奠定了基础。企业市场拓展新举措
  在市场拓展方面,企业在2025年第一季度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部分企业加大了品牌推广力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产品影响力。例如,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行业网站等进行产品宣传和推广,同时参加各类行业展会、举办产品发布会等活动,与潜在客户进行面对面交流。一些企业还加强了与房地产开发商、建筑设计院等的合作,通过参与工程项目招投标,将热泵产品纳入建筑配套设施,拓展工程市场份额。
  另外,企业在渠道建设上也不断优化。一方面,加强与传统经销商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培训与支持,提升经销商的销售能力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积极开拓新兴渠道,如电商平台、智能家居集成商等,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以适应消费者购买习惯的变化。例如,一些企业在电商平台上开设官方旗舰店,通过线上促销活动、直播带货等方式,吸引消费者购买产品,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 
  2024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热泵行业在政策支持、市场变化、技术创新、行业活动以及企业布局等方面发生了诸多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共同推动着热泵行业在挑战中不断前行,在变革中寻求突破。展望未来,随着全球对绿色低碳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热泵行业有望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更大的发展,为实现全球节能减排目标贡献重要力量。 
来源:《制冷商情》 | 编审:贾晓晓
了解热泵更多资讯……
点击查看中国制冷行业品牌榜……
打开全文
评论 0
查看全部 0 条评论
2025地区制冷展+精英联谊会

相关文章

                      中国制冷品牌榜
                      地区分类品牌榜
                      我要宣传 强华客服: 点击拨号 18273191765
                      强华信息 《制冷商情》 | 中国冷博会 | 制冷名录 | 北极熊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