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几家主要的制冷剂企业交出了非常漂亮的成绩单。
三美股份在上半年表现亮眼,实现营业收入28.28亿元,同比增长38.58%;归母净利润9.9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9.22% 。从季度数据来看,2025Q2表现更为突出,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同比、环比均有显著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氟制冷剂价格的上涨,尽管氟制冷剂销售量有所下降,但销售均价的大幅提升使得收入仍实现增长,且产品结构优化,高毛利HFCs制冷剂收入占比提升。同时,国内市场受益于空调企业旺季备货,国外市场因出口订单增长及汇率波动对利润有正向贡献。
东岳集团在8月26日晚间发布公告,上半年实现收入74.63亿元,同比增加2.8%;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7.79亿元,同比大增153.28%。在整体经济环境起伏不定,氟硅化工行业部分产品需求弱、竞争激烈、价格低位的情况下,制冷剂业务板块因配额因素价格大幅上涨,成为业绩的重要支撑。东岳集团凭借多年经营积累的大量配额,抓住机遇实现业绩增长。

?
巨化股份在8月27日晚间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实现营业收入133.31亿元,同比增长10.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51亿元,同比增长146.97%。核心产品氟制冷剂价格的持续恢复性上涨以及主要产品产销量的稳定增长是业绩大幅增长的主因。第二代氟制冷剂生产配额进一步削减,第三代氟制冷剂自2024年起实行生产配额制,经过一年运行,库存消化充分,下游需求旺盛,叠加行业生态和竞争秩序改善,推动产品价格上升。
永和股份上半年同样表现出色,实现营业收入244,547.92万元,同比增长12.39%;平均毛利率提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140.82% 。
综合来看,2025年上半年制冷剂企业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为制冷剂配额制的实施。由于第二代氟制冷剂削减加速,第三代氟制冷剂实行配额管理,行业竞争格局优化,供给受限,而下游需求如空调、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需求)、冷链物流等领域需求回暖,使得制冷剂价格上涨,企业盈利能力增强。然而,行业也面临着部分产品如非制冷剂化工产品 “供强需弱”、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但总体而言,在配额制及需求端的双重作用下,主要制冷剂企业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显著增长,未来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企业自身的战略布局调整,行业格局有望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