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5年下半年,涡旋压缩机整体市场仍面临多重挑战。国内方面,房地产市场调整周期尚未明确结束,空调需求短期内难以显著回升,且产品价格竞争可能因库存压力进一步加剧,预计全年国内销量仍将维持低个位数下滑;出口市场虽有韧性,但全球经济复苏节奏放缓、国际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如中美关税政策的潜在变动),可能制约出口增长幅度,全年出口增速或回落至1%-2%区间。
不过,市场也存在结构性机会:其一,国内“双碳”政策持续推进,热泵采暖、冷链物流等绿色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有望带动相关领域涡旋压缩机需求同比增长5%以上;其二,新型环保制冷剂替代加速,具备R32、R290等机型量产能力的企业将抢占先发优势;其三,海外新兴市场(如东南亚、南美)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仍在释放,本土化生产布局完善的企业更易把握增长机遇。
此外,从长期来看,涡旋压缩机市场将逐步摆脱短期波动,进入“技术驱动、场景扩容”的稳定增长阶段。驱动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是技术升级持续赋能。高效变频技术、数字孪生运维、低碳制冷剂适配技术的成熟,将推动涡旋压缩机能效水平再提升15%-20%,同时降低运维成本,进一步巩固其在制冷设备中的主流地位;
二是应用场景不断拓展。除传统空调、冷链领域外,涡旋压缩机在数据中心冷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工业热泵等新兴场景的应用将逐步落地,预计到2030年,新兴场景需求占比将从当前的不足10% 提升至25% 以上;
三是全球政策红利释放。各国“碳中和”目标下的环保法规升级(如欧盟F-Gas法规、中国制冷剂替代路线图),将倒逼下游企业加速设备更新,为涡旋压缩机创造持续的替换需求。
针对市场趋势,涡旋压缩机企业可从多方面制定策略:
技术研发聚焦核心痛点:加大大冷量机型、小P数涡旋压缩机、环保制冷剂适配机型的研发投入,同时布局数字孪生、AI诊断等智能化技术,提升产品差异化竞争力;
市场布局兼顾 “内外”:国内市场重点开拓热泵、冷链等政策支持领域,海外市场则通过与当地经销商合作或建立组装工厂,降低贸易成本,规避政策风险;
供应链优化增强韧性:加强与上游材料供应商(如高强度铝合金、环保制冷剂企业)的战略合作,建立关键部件的库存缓冲机制,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与供应链中断风险。
2025年是涡旋压缩机行业“短期调整、长期筑基”的关键一年。上半年的市场分化既反映了行业面临的短期压力,也凸显了技术转型与场景拓展的长期价值。尽管下半年整体形势仍不容乐观,但随着政策红利的逐步释放、技术突破的持续落地,行业将在调整中逐步构建更健康的发展格局。对于企业而言,唯有聚焦核心技术、优化市场布局、增强供应链韧性,才能在行业转型中把握机遇,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跨越,为长期增长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