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深度践行“双碳”目标的宏观背景下,生态环境部于2025年8月15日发布《关于禁止生产以氢氟碳化物(HFCs)为制冷剂的家用电冰箱和冷柜产品的公告(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一举措紧密贴合我国在国际气候合作框架下的责任担当,也是国内绿色低碳转型进程中的重要政策推进,旨在全面淘汰家用电冰箱和冷柜行业的HFCs制冷剂,有力推动产业迈向低碳环保的发展新路径。本报告将对该《征求意见稿》进行全方位解读,深入剖析其核心条款、出台背景、政策意义,并为各相关方提出针对性的实施建议,助力政策的高效落地与行业的稳健转型。
二、政策背景剖析
2.1 国际履约使命驱动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历经多年发展,其《基加利修正案》于2016年正式将HFCs纳入限控范畴。我国于2021年9月15日郑重接受该修正案,明确承诺分阶段逐步削减HFCs的生产与使用规模。HFCs作为《蒙特利尔议定书》管控的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的关键替代品,同时也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京都议定书》重点管控的温室气体,具有极高的全球升温潜能值(GWP)。在制冷、消防、泡沫等众多行业广泛应用的HFCs,其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不容小觑。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制冷业对HFCs的大规模使用,使得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全球占比高达10%,远超航空业。我国积极响应国际限控号召,通过《征求意见稿》推动家用电冰箱和冷柜行业淘汰HFCs,是履行国际义务、展现大国担当的关键之举。
2.2 国内行业转型需求
在加入《蒙特利尔议定书》的三十余年间,我国家用电冰箱和冷柜行业在制冷剂更替上成果斐然。2007年前,行业主要依赖全氟氟烃中的二氟一氯甲烷(CFC - 12)作为制冷剂。但随着我国履约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包含CFC - 12在内的全氟氟烃已被彻底淘汰。当下,家用电冰箱和冷柜产品主流制冷剂为异丁烷(R600a)。不过,为满足部分出口市场需求,仍有少数产品使用HFCs,占总产量比例不足6%,其中1,1,1,2 - 四氟乙烷(HFC - 134a)为主要应用的HFCs。2023年,该行业使用的HFC - 134a制冷剂约1400吨,在全国HFC - 134a使用总量中占比不到2%。随着国内“双碳”目标的强力推进,以及消费者对绿色环保产品需求的日益增长,家用电冰箱和冷柜行业亟待进一步深化绿色转型,全面淘汰HFCs制冷剂成为行业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征求意见稿》核心内容解读
3.1 明确禁产时间节点
《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自2026年1月1日起,严禁生产以HFCs为制冷剂的家用电冰箱和冷柜产品。这一清晰且紧迫的时间节点设定,为行业转型划定了明确的“跑道”,促使企业必须加快技术改造、产品升级步伐,在限定时间内完成HFCs制冷剂的全面替代,推动行业整体向绿色低碳生产模式转变。
3.2 精准界定产品适用范围
公告所覆盖的家用电冰箱和冷柜产品,以附表中标准所规定的产品为准,具体参照GB/T 8059《家用和类似用途制冷器具》等相关标准。通过精准的产品界定,确保政策实施过程中不会出现模糊地带,监管部门能够依据明确标准开展工作,企业也能清晰知晓自身产品是否在政策管控范围内,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策略。
3.3 强化部门监管与违规惩处机制
各有关部门肩负起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政策规定的重任,全力推动家用电冰箱和冷柜行业制冷剂用途HFCs的淘汰工作。对于违反规定继续使用HFCs的企业,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协同其他相关部门,依法依规予以严厉处罚。这一强有力的监管与惩处机制,为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从外部施加压力,促使企业严格遵守政策要求,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与绿色发展秩序。
四、政策重要意义阐述
4.1 助力全球气候治理
HFCs的高GWP值使其成为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在家用电冰箱和冷柜行业禁止使用HFCs制冷剂,将显著减少该类温室气体的排放,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力量。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测算,若各国依照《基加利修正案》要求,在2047年前将HFCs使用量削减85%,到2100年前有望避免全球气温上升0.3 - 0.5摄氏度。我国这一政策的实施,无疑将推动全球HFCs减排目标的实现,助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4.2 加速国内产业绿色升级
全面淘汰HFCs制冷剂,将倒逼家用电冰箱和冷柜企业加大在低碳环保技术研发、设备更新、产品设计优化等方面的投入。以天然制冷剂异丁烷为例,其技术在行业内已十分成熟,自2000年起在国内外广泛普及并商业化应用。企业加速向异丁烷等绿色制冷剂转型,不仅能降低产品碳排放,还能提升产品能效与品质,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行业整体向绿色、高端、可持续方向发展,增强我国在全球家电产业绿色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4.3 提升消费者环保意识
随着政策实施,市场上以HFCs为制冷剂的家用电冰箱和冷柜产品将逐步减少直至消失。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将更多接触到使用绿色环保制冷剂的产品,从而加深对制冷剂环保属性的认知,强化绿色消费意识。这种消费端的转变,将进一步反向推动企业持续深化绿色生产,形成从生产到消费的良性绿色循环,促进全社会绿色发展理念的普及与践行。
五、实施建议探讨
5.1 政府部门
1.加大政策宣传与引导力度:通过举办行业研讨会、政策解读会、线上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向家用电冰箱和冷柜企业、行业协会、消费者等各方主体,全面深入宣传《征求意见稿》的政策背景、核心内容、实施意义及时间要求。同时,利用官方网站、社交媒体、行业媒体等渠道,广泛发布政策解读资料、成功转型案例,引导企业积极主动响应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实施氛围。
2.完善配套扶持政策:设立专项产业转型扶持资金,对积极开展HFCs制冷剂替代技术研发、设备改造升级的企业给予资金补贴;在税收方面,对采用绿色环保制冷剂生产的企业,实施税收减免或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绿色信贷产品,为企业转型提供低成本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转型成本,缓解资金压力。
3.强化监管执法能力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建立健全联合监管执法机制,明确各部门在政策实施监管中的职责分工。加大对企业生产环节的日常巡查与不定期抽检力度,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产品生产追溯体系,确保企业严格遵守禁产规定。对违规企业,依法依规从严从重处罚,并及时向社会公开处罚信息,形成有力震慑。
4.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制冷行业绿色技术交流活动,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在HFCs替代技术研发、政策实施等方面的先进经验。鼓励国内企业与国际同行开展技术合作、联合研发项目,引进国外先进的绿色制冷技术与管理经验,提升我国行业整体绿色发展水平,在国际产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5.2 行业企业
1.加快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加大在绿色制冷剂替代技术研发上的投入,组建专业研发团队,与科研机构、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加速淘汰以HFCs为制冷剂的产品生产线,引进或自主研发适用于新制冷剂的生产设备,对现有产品进行优化设计,确保新产品在性能、能效、环保等方面满足市场需求与政策要求。
2.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协作,确保原材料(如制冷剂、零部件等)的绿色环保供应。建立供应商绿色评估体系,优先选择使用绿色材料、采用环保生产工艺的供应商,推动整个供应链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同时,加强对库存产品的管理,合理安排生产与销售计划,避免因政策实施导致产品积压。
3.积极开拓市场:随着全球绿色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企业应抓住机遇,积极开拓国内外绿色家电市场。加强品牌建设,突出产品的绿色环保特性,提升品牌在绿色消费群体中的知名度与美誉度。通过参加国内外绿色产品展会、电商平台推广等方式,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市场份额。
4.加强员工培训与内部管理:组织开展针对全体员工的政策培训与绿色生产知识培训,使员工充分了解政策要求与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性,掌握新制冷剂生产工艺与操作规范。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将绿色生产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激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绿色转型工作,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与绿色管理水平。
5.3 行业协会
1.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政府部门和企业的紧密沟通,及时将企业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反馈给政府部门,为政府制定完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将政府政策精神准确传达给企业,协助政府部门开展政策宣传、培训与监管工作,促进政策在行业内的顺利贯彻落实。
2.制定行业自律规范:结合《征求意见稿》要求与行业实际情况,制定家用电冰箱和冷柜行业绿色生产自律规范,明确企业在制冷剂使用、产品生产、标识标注等方面的自律标准。组织企业签署自律承诺书,对遵守规范的企业给予表彰与宣传,对违规企业进行行业内部通报批评,维护行业市场秩序与整体形象。
3.开展行业技术交流与培训:定期组织行业技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邀请专家学者、企业技术骨干分享绿色制冷剂替代技术、生产工艺改进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与实践经验。开展针对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为企业绿色转型提供技术支持与人才保障。
4.发布行业绿色发展报告:收集整理行业内企业在绿色转型过程中的数据信息、技术创新成果、市场动态等,定期发布行业绿色发展报告。通过报告展示行业绿色发展现状与趋势,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参考,引导行业资源合理配置,推动行业绿色发展整体进程。
六、结论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禁止生产以氢氟碳化物(HFCs)为制冷剂的家用电冰箱和冷柜产品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是我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与国内绿色发展双重目标引领下的重要政策举措。通过明确禁产时间、界定产品范围、强化监管惩处,该政策将有力推动家用电冰箱和冷柜行业淘汰HFCs制冷剂,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政府部门、行业企业与行业协会需各司其职、协同合作,通过加大宣传引导、完善扶持政策、强化技术创新、加强行业自律等措施,确保政策高效落地,助力我国在全球绿色发展浪潮中稳步前行,为构建绿色低碳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