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过半,冷库行业呈现出一组耐人寻味的反差。
根据《2025上半年冷库市场分析报告》,今年上半年,冷库项目资金投入同比增长7.67%。从投资层面看,在政府规划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冷库新建、改扩建及智能化改造加速推进,带动投资规模持续扩容,市场体量稳步增长。根据《2025上半年冷库市场分析报告》,今年上半年,冷库项目资金投入为223.06亿元,同比增长7.67%。截至6月底,冷库总容量为2.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12%。但全国空置率却高达 24.7%,天津滨海新区等东部区域甚至超 35%;这种“冰火交织”的态势,正是当下冷库行业的真实写照。
1、供需关系?
从不同企业的反馈来看,冷库建设供需关系呈现出复杂态势。美乐柯的订单高于产能,
百福特上半年生产趋势稳健,显示出这些企业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的状态,侧面反映出市场对其产品存在较大需求。
然而,整体市场供大于求依然严峻。目前全国空置率24.7%,东部部分地区(如天津滨海新区)空置率超35%,竞争白热化;中西部因基数低、需求激增(如乌鲁木齐吞吐量增120%),竞争聚焦填补缺口。传统冷库供过于求(年均淘汰率18%),高标库供不应求(北京占比不足19%),类型间竞争差异显著。
百福特方面分析指出,政策扶持吸引大量企业入场;生鲜电商、跨境冷链等需求刺激引发投资热潮;传统库门槛低致盲目建设,高标库因技术资金门槛高而供给不足,加剧竞争复杂性。
2、市场需求新特点?
(1)大型设备需求旺盛:
很多企业观察到上半年大型设备需求势头强劲。随着冷链行业规模化发展,大型物流企业、生鲜电商巨头等对大型冷库及配套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以满足其大规模仓储与快速周转的业务需求。?
(2)行业需求多元化细化:?
生鲜电商与预制菜领域:
百福特指出,生鲜电商与预制菜行业需求强劲,对冷库温控精度、出入库效率及信息化管理要求极高。例如,预制菜的生产、存储与配送需要精准的温度控制,以保证菜品的品质与安全;生鲜电商则要求高效的出入库流程,以及信息化系统实时监控库存与订单情况。?
跨境冷链:
跨境冷链需求爆发,口岸及枢纽城市冷库需具备匹配国际标准的配套能力。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跨境生鲜、医药产品等进出口量增加,对冷库的设施条件、通关效率等提出更高要求,如具备先进的检验检疫设备、符合国际冷链运输标准的保温与制冷技术等。
短保类产品 “干线 + 前置仓” 模式:
短保类产品走俏,推动 “干线 + 前置仓” 模式发展,短期分拨需求上升,考验冷库灵活性。短保质期产品需要快速配送至消费终端,前置仓模式能够实现快速补货,这就要求冷库具备灵活的存储与分拨能力,可根据市场需求快速调整货物存储与配送策略。?
智能化与绿色化需求凸显:
客户对高能效产品的需求愈发强烈,智能化(物联网、区块链等)和绿色化(节能设备、环保制冷剂)成为市场新宠。智能化技术可实现冷库全链路监控、优化运营决策,如物联网能精准控制库温至±0.1℃,设备状态实时监测与预警;区块链技术强化追溯,全流程数据上链,溯源响应缩至8秒,跨境通关提速30% 。绿色化则顺应环保趋势,节能设备降低能耗,环保制冷剂减少对环境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