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2025年上半年,中国家用空调市场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销量达到12310.8万台,同比增长8.3%,这一数据在大家电品类中依旧处于领先地位。从市场驱动因素来看,国内市场与出口市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但共同推动了整体市场的增长。
国内方面,国家补贴政策的实施对市场起到了显著的助推作用。自2024年8月开始的国补政策,覆盖了空调销售的关键时期,包括传统的热销旺季以及如618等重要促销节点,极大地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促使内销出货量达到1.02亿台,同比增长8.7%。出口市场在上半年则呈现出先强后弱的特点。年初,欧洲和中东地区由于备货需求,订单量大幅增加,推动3月国内空调产能利用率达到85%,企业处于高负荷生产状态。然而,随着东南亚市场普及度提升以及欧洲补库需求逐渐饱和,下半年出口面临着高基数带来的下滑压力。
尽管上半年市场整体增长,但年初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库存高企、终端市场需求低迷等问题。不过,在内外销双轮驱动的作用下,这些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显示出家用空调市场强大的韧性和适应性。
二、价格走势与竞争格局
(一)价格战激烈,中低端价格段主导市场
2025年上半年,价格战贯穿家用空调市场。奥维云网(AVC)监测数据显示,线上市场以2000 - 3000元的中低端价格段为主导,2025年1 - 4月该价格区间市场份额高达41.2%,同比增长4.2%。这一价格区间竞争激烈,众多品牌纷纷通过降价策略来吸引消费者,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以主销的1.5匹挂机为例,线上均价由2024年第四季度的2536元跌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2101元,2200元以下价格档的销售份额较2024年提升6.3个百分点,达到35.2%。
(二)头部品牌价格调整,腰部及尾部品牌压力增大
曾经主打中高端价位的头部品牌,如格力、
美的等,也开始调整价格策略。凭借前两年积累的利润以及技术手段带来的成本优势,头部品牌积极抢占中低端市场份额。这种“大小通吃”的策略给腰部及尾部品牌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部分腰部品牌为求生存,纷纷卷入价格战,如排名四五位的品牌采取以价换量策略,线上份额较去年下半年提升2.8个百分点至15.4%。而排名第六到第八的长尾品牌,均价从2024年下半年的2600元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2029元,下滑幅度达22%,但市场份额提升并不明显。
(三)品牌市场份额变化
从品牌格局来看,上半年各品牌市场份额发生了一定变化。美的、海尔等头部企业凭借多元化的产品布局、完善的销售渠道以及灵活的价格策略,在市场竞争中进一步巩固了自身优势。美的集团今年上半年营收2511亿元、同比增长15.57%,其包括空调在内的智能家居业务收入1672亿元、增长13.31%;
海尔智家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565亿元、同比增长10.22%,其空气能源解决方案业务收入329.78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家用空调收入增长超10%。
小米作为市场新势力,通过推广空调“千元机”,在价格战中迅速提升了市场份额。今年二季度小米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同比增速超60%。奥维数据显示,5月在国内线上市场,小米空调均价2418元,销量份额同比增加2.83个百分点至18.02%,超过了均价3425元、销量份额同比减少1.53个百分点至17.08%的格力。不过,从当月国内家用空调线上、线下市场的销售额份额看,格力仍然居第二位,小米与格力相比仍有明显差距。总体而言,头部品牌在市场竞争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新势力品牌的崛起正在改变市场格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三、渠道发展与变革
(一)线上渠道增速放缓但仍为重要阵地
线上渠道在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后,增速逐渐放缓,进入成熟期,但依然是家用空调销售的重要流量入口和销售阵地。以抖音为代表的新兴电商平台在2025年上半年表现亮眼,同比激增92.5%。这些新兴电商平台凭借内容营销、直播带货等创新模式,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为家用空调销售开辟了新的增长路径。然而,随着线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品牌在价格、营销手段等方面的竞争愈发同质化,导致线上渠道的获客成本逐渐上升,利润空间受到一定挤压。
(二)线下渠道价值重塑,向体验化转型
线下渠道正在积极进行价值重塑。以线下大连锁卖场和商场为代表的传统线下零售渠道,摒弃单纯的卖场模式,向体验中心、场景展厅转型。通过场景化升级与家电家居一体化服务,优化大店体验,吸引消费者到店。例如,一些线下门店打造了不同风格的家居场景,将空调融入其中,让消费者更直观地感受空调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效果。这种体验式营销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还有助于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大连锁渠道在这一转型过程中,维持着相对较高的均价和同比增速,显示出线下渠道转型的初步成效。
(三)线上线下融合成常态,即时零售兴起
线上线下融合(O2O)已成为家用空调市场渠道发展的常态。消费者在购买空调时,不再局限于线上或线下单一渠道,而是会综合考虑产品信息、价格、服务等因素,在不同渠道间进行切换。即时零售模式,如京东到家、美团闪购等,在应急购机需求中占比逐渐提升。当消费者遇到空调突发故障等紧急情况时,即时零售能够满足他们快速购买、快速安装的需求,为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打破了渠道之间的界限,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家用空调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市场需求变化与新兴趋势
(一)高温天气刺激需求,区域市场需求分化
2025年上半年,异常高温天气对家用空调市场需求产生了显著影响。在国内,东北地区因异常高温,空调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但由于前期市场预估不足,出现了供应短缺的情况。在国际市场,欧洲地区持续遭受热浪侵袭,推动了中国空调的出口。例如,克罗地亚、匈牙利等国上半年中国空调出口量接近去年全年水平。然而,欧洲市场在需求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冷媒环保、电价上涨等问题,这对空调产品的能效标准和节能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新兴场景空调需求增长
在传统家用空调市场陷入存量竞争、价格战白热化的背景下,新兴场景空调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以基站空调、储能空调、驻车空调、厨房空调、机房空调为代表的新兴场景空调,凭借政策红利、技术迭代驱动,市场需求不断攀升。随着5G基站建设的加速,基站空调作为保障基站设备稳定运行的关键设备,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储能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储能空调的需求,其能够为储能设备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驻车空调在房车、货车等领域的应用逐渐普及,满足了用户在车辆行驶或停靠时的制冷需求;厨房空调针对厨房高温、油烟重等特殊环境设计,解决了厨房制冷难题;机房空调则为数据中心等机房设备提供精准的温湿度控制。这些新兴场景空调市场的兴起,为企业开辟了新的增长赛道。
(三)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功能要求提升
尽管价格战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消费者对于家用空调产品的品质和功能要求并未降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加关注空调的能效等级、健康功能、智能控制等方面。在能效等级方面,消费者倾向于选择高能效产品,以降低使用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健康功能成为消费者购买空调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如具有空气净化、杀菌消毒、除甲醛等功能的空调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智能控制功能也逐渐成为市场标配,消费者希望通过手机APP或语音助手等方式,实现对空调的远程控制、定时开关、场景模式设置等操作,提升使用的便捷性。因此,企业在参与价格竞争的同时,也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品质和功能,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