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配额消耗加速、需求增长及原料成本上行三重因素驱动,2025 年三代制冷剂价格呈现 “阶梯式上涨” 态势,核心品种价格涨幅远超市场预期。从具体品种来看:
R32:作为需求最旺盛的单品,价格涨幅领跑行业。2025 年年初市场报价为 10500 元 / 吨,二季度受空调旺季备货拉动涨至 14200 元 / 吨,三季度在 PVDF 原料需求叠加配额紧张的双重刺激下,价格进一步突破 16800 元 / 吨,截至 9 月底累计涨幅达 60%。其中三季度均价达 15900 元 / 吨,较二季度上涨 11.9%,四季度长协价更是较三季度再涨 18%,突破 18800 元 / 吨。
R410A:受组分 R32 价格大幅上涨带动,价格同步攀升。2025 年二季度均价为 48170 元 / 吨,三季度涨至 51000 元 / 吨,环比上涨 5.9%,当前市场报价已突破 55000 元 / 吨,同比 2024 年涨幅超 40%。
R134a:价格呈现 “前稳后升” 特征,一季度受汽车行业淡季影响维持 16500 元 / 吨,二季度起随配额消耗加快逐步上涨,9 月底达 18500 元 / 吨,较年初上涨 12.1%,且出口订单支撑下价格仍有上行空间。
R125:受益于商用空调需求增长,价格保持高位平稳运行,2025 年二三季度均价稳定在 46000 元 / 吨,虽未出现大幅上涨,但较 2024 年同期仍高出 12%,且因供给集中度高,价格韧性极强。
其他品种:二代制冷剂 R22 价格延续下行趋势,三季度均价降至 34100 元 / 吨,较二季度下滑 429 元 / 吨,同比跌幅达 25.3%;四代制冷剂 HFOs 因出口需求旺盛,R1234yf 出口报价稳定在 85000 元 / 吨,较国内售价高出 15%。
盈利:毛利率突破 60%,头部企业业绩暴增
价格上涨与成本优化形成 “共振效应”,推动行业盈利水平达到历史峰值。从行业整体来看,2025 年上半年制冷剂品类平均毛利率突破 60%,远超化工行业 15% 的平均水平,其中 R32 毛利率最高达 67.35%,R22、R134a、R125 毛利率分别达 65.55%、58.83%、53.16%,同比 2024 年增幅均超过 7 个百分点。
头部企业凭借配额优势与成本控制能力,盈利表现尤为突出:
巨化股份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32.48 亿元,同比暴增 160.22%,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高达 186.55%。尽管公司制冷剂外销量同比下滑 6.4%,但得益于均价同比增长 58.14%(达 40553.71 元 / 吨),制冷剂板块营收增幅仍达 48.01%。
永和股份盈利增速更为显著,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 4.69 亿元,同比增长 220.39%,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激增 485.77%,核心原因在于第三代制冷剂售价上涨带动毛利率提升,叠加成本控制优化。
三美股份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称,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24亿元-16.46亿元,同比增长171.73%-193.46%。
多氟多依托制冷剂产品出货量增长,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407.74%,实现扭亏为盈。
盈利高增的核心逻辑在于 “价涨利增” 的放大效应:以 R32 为例,头部企业单吨生产成本约 8500 元,按三季度均价 15900 元计算,单吨净利达 7400 元,较 2024 年单吨净利 3200 元增长 131%;而中小企业因原料采购成本较高(单吨成本约 9800 元),单吨净利约 6100 元,虽低于头部企业,但仍较 2024 年增长 118%。
成本:上游原料价格平稳,成本压力缓解
2025 年制冷剂上游原料市场整体保持平稳,未对行业盈利形成挤压。作为核心原料的氢氟酸,2025 年均价为 11800 元 / 吨,同比 2024 年仅上涨 3.5%;萤石粉价格因产量增长(2023 年产量达 630 万吨,连续五年增长)保持稳定,全年均价 2200 元 / 吨,同比持平。同时,国际油价整体弱于 2024 年同期,进一步缓解了下游化工行业的成本压力,使制冷剂企业能够充分享受价格上涨带来的盈利弹性。此外,头部企业通过 “萤石 - 氢氟酸 - 制冷剂” 一体化布局,进一步降低原料采购成本,巨化股份氢氟酸自给率达 80%,单吨原料成本较外购企业低 1200 元,成本优势进一步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