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已正式批准发布《家用电器产品再生材料使用规范》国家标准,该标准将自2026年5月1日起全面施行。此次新国标的出台,重点围绕再生材料的评估选用、流程管控、溯源管理及使用率计算方式作出明确规定,旨在进一步规范家电行业再生材料的应用场景与标准,助力全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在材料选择层面,新国标提出双重要求:一方面,再生材料需符合家电产品的设计规格与使用性能,特别是关键零部件所采用的再生材料制品,必须通过专门的验证试验,确保其可靠性与原生材料制品持平,保障家电产品整体质量;另一方面,在不影响产品性能与品质的前提下,鼓励企业优先选用来源广泛、易于回收处理且对环境友好的再生材料,从源头减少生产环节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为强化再生材料全生命周期管理,新国标还构建了跨主体的协同追溯机制。按照要求,家电制造企业、制品制件企业及再生材料供应企业需建立联动追溯体系,对再生材料从采购、生产到应用的全流程进行严格管控,并详细记录各类关键信息。其中,采购单据、生产台账、检验报告、销售凭证等溯源文件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5 年,确保再生材料在各环节的信息可查询、可追溯,为质量管控提供依据。
值得关注的是,新国标首次统一了家电产品 “消费后再生材料使用率”的计算方法,解决了此前不同企业、不同产品间数据缺乏可比性的问题。同时,标准创新采用“双指标分级”模式,即结合 “消费后再生材料使用率” 与 “消费后再生塑料使用率” 两项核心指标,将家电产品划分为 A、A+、A++ 三个等级。这一分级机制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清晰的绿色转型方向,也将推动行业形成 “比学赶超” 的绿色发展氛围,助力家电行业实现更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